大家好,我是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的江素梅医生(微信:sz120-c),从事妇科及不孕不育临床诊疗40余年,每天,我都会遇到许多满怀期待却又倍感焦虑的夫妻,他们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:“江医生,我们俩体检结果都正常,为什么一直怀不上?”
曾有一对夫妇让我印象深刻。女方28岁,婚后三年里经历了一次胎停、一次生化妊娠。两人自认为身体健康,饮食作息也规律,却在备孕路上屡屡受挫。经过系统检查后发现,女方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,男方则有轻度精子活力下降。这正是他们反复备孕失败的深层原因。
在生殖医学临床中我们发现,近50%的备孕困难与男性因素相关。备孕从来不是女方一个人的事,而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的科学过程。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科学备孕的三个关键要素,帮助更多家庭少走弯路。
一、营养准备:精准补充,养出优质“精卵”
很多夫妻认为备孕就是要“大补”,其实不然。科学备孕强调的是提前3-6个月进行营养储备,针对性补充生殖细胞所需营养素。
女性需重点补充:
叶酸(每日400–800mcg):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,可从绿叶蔬菜、柑橘类水果和豆类中获取;
肌醇(每日500–2000mg):改善卵子质量,特别适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;
维生素D(每日800–2000IU):调节激素平衡,尤其建议日照不足的办公室女性补充。
男性需重点补充:
锌(每日30–35mg):显著提升精子数量与活力,牡蛎、牛肉、南瓜籽中含量丰富;
精氨酸(每日不少于117mg/kg):增强精子活力,推荐摄入坚果、海鲜及豆类;
番茄红素:熟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可有效改善精子形态与运动能力。
饮食建议做到“三原则”:均衡多样、选择原型食物、调整进食顺序,先吃蔬菜后主食,有助于血糖稳定。同时应避免暴饮暴食、高加工食品和塑化剂接触。
二、生活调整:打造身体“易孕体质”
现代生活方式往往在不经意间损害我们的生育力。以下几点需特别重视:
规律作息:熬夜会打乱内分泌节奏,影响卵子和精子质量。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,保证7–8小时睡眠。
科学运动:每周进行3–5次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瑜伽等,将体重指数(BMI)控制在18.5–24之间。过胖或过瘦均会干扰排卵、降低精子活性。
戒除不良习惯:吸烟(包括二手烟)、饮酒以及过量咖啡因,都被证实会对生育产生负面影响。
此外,办公室工作者需警惕“久坐”。每天连续坐8小时以上,会严重影响盆腔血循环和睾丸生精功能。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5–10分钟。
三、孕前检查:为宝宝健康奠基
在开始试孕前3–6个月,建议夫妻共同完成一次系统性的孕前检查,内容包括:
女性重点项目:
妇科超声:评估子宫、卵巢结构与基础状态;
性激素六项:了解卵巢储备及排卵功能;
甲状腺功能:甲亢/甲减会显著增加流产风险;
TORCH筛查:排除可导致胎儿畸形的病原体感染;
宫颈癌筛查(HPV+TCT):孕前及早发现癌前病变。
男性重点项目:
精液常规分析:评估精子数量、活力与形态;
泌尿生殖系统检查:排除精索静脉曲张、睾丸异常等。
尤其建议有慢性疾病、家族遗传病史,或女方年龄超过35岁的夫妻,进行更全面的孕前咨询与干预。
最后,我们科室总结了几条实用建议,帮助大家更轻松地备孕:
同房频率:不必刻意追求排卵日“精准同房”。建议每周保持2–3次规律性生活,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数天,更容易自然遇到排卵期;
同房后护理:结束后休息10分钟,清洗外阴即可,避免内部冲洗;
心理放松:压力是排卵的“隐形杀手”,也会影响男性性功能。可以一起做运动、规划饮食,让备孕成为一段彼此陪伴的旅程;
共同参与:备孕是两个人的事,一起调整生活、互相支持,比单方面努力更有效。
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,都是一场爱与科学的协作。如果您积极备孕1年仍未成功(女性超过35岁则为半年),建议尽快到生殖专科就诊。请相信,不孕≠绝望——通过系统评估和科学干预,大多数夫妻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。
我是江素梅副主任医师,扎根妇科及不孕不育临床一线40余年,我始终坚信:“没有不该绽放的生命。从多囊卵巢到卵巢早衰,从宫腔粘连到输卵管难题——您所经历的煎熬,我深深理解。如果您正在备孕路上徘徊、焦虑或迷茫,欢迎来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找我聊聊。您负责保持希望,我们负责用专业为您铺就一条通往新生命的道路。
【申明: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和指南。如因文章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,请致电028-83335888。】
精彩推荐